“泛海系”撤回司法拍卖 资金压力巨大下评级被下调
2021-08-10 16:42:41 来源: 城市金融报

原定于8月13日进行司法拍卖的中国泛海所持3.888亿股A股股份,被按下了“暂停键”。

8月6日晚间,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当日收到股东中国泛海函告,因中国泛海与平安信托协商一致,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已撤回拍卖。同日,民生银行通过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阿里巴巴司法拍卖网络平台查询获悉,上述拍卖已撤回。

“泛海系”财务危机持续发酵

民生银行曾于7月14日公告称,收到股东中国泛海函告,其所持本公司股份将被司法拍卖。据悉,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原定于2021年8月13日10时至2021年8月14日10时止(延时除外)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阿里巴巴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公开拍卖中国泛海持有的该公司3.888亿股A股股份,占民生银行总股本0.89%,上述股份已全部被司法冻结。

对于此次拍卖的原因,民生银行表示,中国泛海因债务纠纷被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依据公证债权文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此外,月6日,中国泛海公告称,7月28日至30日,控股子公司泛海控股境外附属公司隆亨资本持有并质押给金融机构的民生银行1.19亿股H股普通股因触发贷款协议约定而导致被动减持,占民生银行总股本的比例为0.2722%。

截至2021年8月3日,隆亨资本持有民生银行H股普通股约1.47亿股,泛海控股境外附属公司泛海国际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民生银行H股普通股6.04亿股,合计持有7.5亿股,占民生银行总股本的1.7152%。

在业内人士看来,流动性压力大或是“泛海系”出售金融资产的主要原因。据悉,“泛海系”旗下控股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民生证券、民生信托、亚太财险等;另外,也曾参股民生银行、渤海银行、郑州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

从账面数据来看,“泛海系”流动性压力巨大。年报显示,去年全年,中国泛海出现净亏损67.48亿元,泛海控股归母净亏损也达46.22亿元。截至2020年末,泛海控股负债余额约1460亿元,其中接近80%都为流动负债,约1136亿元,但剔除变现能力较弱的存货后,该公司的流动资产不足772亿元。

2020年9月,评级机构联合资信将中国泛海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理由包括:中国泛海及其子公司2020年内债券兑付规模大、面临较大的兑付压力、呈流动性紧张态势等。

今年5月,联合资信将泛海集团主体评级下调至A,评级展望仍为负面;月联合资信终止了对泛海集团的评级,原因是中国泛海“无法提供评级所需部分材料"。

受到资金压力影响,“泛海系”的金融版图也出现收缩。除民生银行外,其核心的金融子公司民生证券的股份也被多次抛售。

民生银行股价步入2015年来至暗时刻

即使没有“泛海系”财务问题引发的连锁反应,民生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也难言乐观。

今年3月30日晚间,民生银行披露,去年该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36.25%,这一跌幅在净利润普遍转增的上市银行中格外显眼,也使得该行本就低迷的股价再受重创。次日,民生银行A股每股股价下跌4.17%,H股每股股价下跌8.52%,随后一路震荡下行。

截至今年一季报,民生银行仍未止住净利润跌势,前三个月实现归母净利润147.47亿元,同比减少11.43%;实现营业收入430.72亿元,同比减少12.69%,成为上市股份制银行中唯一负增长的银行。

面对这一情况,有市场观点认为,这是高迎欣“新官上任”后,充分暴露历史包袱,给财务报表做了一次“大洗澡”。但对于持有该行股票的股东来说,他们更想知道的是,这次的财务“大洗澡”何时能够结束,民生银行的盈利指标何时能够迎来拐点?

这一问题也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被两次提出,但民生银行管理层难以给出明确答复。该行行长郑万春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在民生银行内部改革和监管合规要求双重背景下,该行原有的一些利润业务被放弃或者弱化,对短期盈利能力造成影响。

该行董事长高迎欣也表示,希望能得到更多时间,以验证内部变革的成效。“商业银行是一个特殊行业,需要全方位地久久为功。”他给出的时间不是1年,而是3到5年。

此前,为提振市场信心,高迎欣在赴任民生银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两次带头增持该行股票。

根据民生银行公告,去年12月23日,包括高迎欣在内的13位高管以自有资金买入该行H股普通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4.18港元/股至4.30元港元/股,共计增持275万股;今年5月17日至18日,高迎欣再次带领14位高管增持该行A股股票,共计增持233万股。

但这一举措在尚未显出好转之势的业绩面前,实在收效甚微。截至8月2日收盘,民生银行A股股价为4.01元/股,较年初跌幅接近20%,盘中更是触及3.95元/股,创下2015年以来新低;同时,该行H股价也跌至3.24港元/股,较年初跌去21.59%。(严子游)

责任编辑: 梅长苏